據統計,約60%的老年人有頸動脈斑塊,發現有頸動脈斑塊怎么辦?需不需要吃藥,需不需要手術,多久復查一次才合適?這都是根據什么確定的,狹窄率?性質?還是臨床癥狀?... 了解更多>
易損斑塊診斷技術日臻成熟,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將目光由“頸動脈”轉移到”顱內動脈“:“顱內斑塊常見嗎?”“顱內斑塊成分都有什么?可以看到嗎?各種成分有啥臨床意義?”“目前相關顱內研究到什么地步了?“... 了解更多>
當發現身邊有人突然一側面癱、口角歪斜,一側肢體無力抬不起來,口齒不清等(腦卒中前兆),要及時送往醫院就醫。同時不要自行給患者服用任何藥物或食物。... 了解更多>
在美國,ICAD引起的缺血性卒中約占10%,而在亞洲,這一比例>50%。并且從一項有關卒中病例的尸檢研究顯示,無明顯狹窄但存在相關癥狀的顱內動脈斑塊的檢出率接近6%,這提示我們ICAD的真實發病率可能更高。... 了解更多>
任何人都可能得卒中,美國卒中協會告知了關于卒中的5個重要事實。幸運的是,多達80%的卒中是可預防的,因此每個人都應該做好預防準備。... 了解更多>
2018年1月,美國神經放射學會(ASNR)血管壁影像研究組發布了頸動脈壁影像學檢查指南,該指南回顧了頸動脈粥樣硬化的研究歷程,分析了與腦血管事件風險升高相關的頸動脈血管特征及其形成機制以及得益于現代醫學影像技術的進步并... 了解更多>
腔梗,其實是一種影像學表現,是指發生在大腦半球深部或腦干部位小的梗死灶,直徑范圍小于15mm. 隨著身體的衰老,腔梗其實很常見,不必太恐慌,但是平時還是要注意改善生活方式飲食習慣,控制危險因素(如高血壓,高血脂等),如... 了解更多>
4月26日,第十六屆中國腦血管論壇在京舉行,首先開始的是“腦血運重建”專題大會,來自加拿大和中國的專家、巨擘從術前評估、術中治療策略和術后的管理方面,闡述顱內和顱外腦血運重建的技巧和經驗...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