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01 10:19:13 by admin
56
導讀:本次推文介紹的研究探討了頸動脈支架植入術后組織脫垂(TP)與術后新發缺血性病灶的相關性。通過光學頻域成像(OFDI)和血管內鏡評估TP特征,結果發現TP高度及其活動性與MRI-DWI上新發缺血灶密切相關。研究提示,術后應用OFDI與血管內鏡可輔助判斷TP風險,指導是否進行額外干預,從而有助于降低術后腦梗死風險。簡要翻譯如下(原文鏈接: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6603647/):
背景:頸動脈支架植入術(CAS)已成為治療頸動脈狹窄、預防缺血性卒中的常見血運重建手段。近期的隨機對照試驗表明,CAS在療效上并不劣于頸動脈內膜剝脫術(CEA),作為一種微創替代方案,CAS的應用數量持續增長。然而,與CEA相比,CAS術圍期發生缺血性并發癥的風險更高。組織脫垂(TP)是指在CAS術后,來自動脈內膜或斑塊的組織穿過支架網孔,突入血管腔內的現象,可能導致腦梗死。本研究利用光學頻域成像(OFDI)和血管鏡檢查,研究了TP的形態學特征與CAS術后磁共振成像(MRI)擴散加權成像(DWI)上新出現的缺血性病灶之間的關系。方法:本研究納入了50名接受CAS手術的患者。CAS手術通過股動脈途徑采用近端保護方式完成,支架植入后進行OFDI和血管鏡檢查。研究根據術后MRI-DWI上是否出現新缺血性病灶,將患者分為兩組,比較的兩組的基本情況和術后血管內評估結果。
結果:在42名患者(84%)中觀察到TP現象。32名患者(64%)在術后MRI-DWI上發現新缺血性病灶,與DWI陰性組相比,TP的發生頻率無顯著差異,但DWI陽性組的TP高度更高(0.62mm vs. 0.29mm,P=0.0028),且可動性TP僅出現在DWI陽性組中。TP的高度(P=0.023)是CAS術后新發圍手術期腦缺血病灶的獨立預測因子,其活動性的高度臨界值為0.55mm(ROC曲線下面積為0.93)。結論:CAS術后,在OFDI中觀察到的TP高度以及在血管鏡下觀察到的可動性TP與MRI-DWI上新出現的缺血性病灶相關。OFDI與血管鏡聯合應用的血管內評估方法,有助于對TP進行更為詳細的評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