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31 14:14:27 by admin 37
導讀:本文介紹的研究分析了童年期血脂異常與成年期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的關系。研究發現,童年期血脂異常,即使在成人期恢復正常,仍然是成人頸動脈斑塊的風險因素。這一發現強調了早期預防和治療兒童血脂異常以降低成年后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的重要性。原文簡要翻譯如下:
背景:動脈粥樣硬化在人的一生中緩慢發展,需要數十年時間才會出現動脈粥樣硬化心血管疾病(ASCVD)的臨床結果。然而,盡管在識別ASCVD的原因和有效治療方面取得了進展,它仍然是全球主要的致病和致死因素之一。
總膽固醇:≥200 mg/dL (5.17 mmol/L)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LDL-C):≥130 mg/dL (3.36 mmol/L)
非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Non-HDL-C):≥145 mg/dL (3.75 mmol/L)
甘油三酯:年齡 ≤9歲: ≥100 mg/dL (1.13 mmol/L);年齡 10至18歲: ≥130 mg/dL (1.47 mmol/L)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HDL-C):<40 mg/dL (1.03 mmol/L)
Group I:無血脂異常(對照組,童年和成年均血脂正常)
GroupII:發生性血脂異常(童年血脂正常,成年血脂異常
GroupIII:血脂異常恢復組(童年血脂異常,成年血脂正常)
GroupIV:持續性血脂異常(童年和成年均血脂異常)
結果:斑塊的患病率為3.3%(N=88)。在調整了年齡、性別和非血脂心血管風險因素后,成人期發生性血脂異常組(vs.對照組)發生頸動脈粥樣硬化的相對風險為2.34(95% CI 0.91 to 6.00),成人期血脂異常恢復組為3.00(95% CI 1.42 to 6.34),持續性血脂異常為5.23(95% CI 2.57 to 10.66)。
頸動脈斑塊面積與童年期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非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相關。
結論:童年期血脂異常,即使在成人期恢復正常,仍然是成人頸動脈斑塊的風險因素。此外,在具有頸動脈斑塊的個體中,童年期血脂與斑塊大小相關。這些發現強調了童年期原初預防血脂異常的重要性,以減少動脈粥樣硬化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