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31 12:51:44 by admin 44
導讀:本文介紹的研究探討了初潮年齡對成年期頸動脈內中膜厚度(cIMT)的影響。研究表明,早發初潮與成年后頸動脈厚度增加相關,提示早期生理發育可能影響心血管健康。該研究強調了種族差異和生理發育時間在心血管疾病風險評估中的重要性。原文簡要翻譯如下:
背景:月經初潮年齡常用于評估女性的性成熟程度。早期月經初潮是性成熟的廣泛指標。在Bogalusa心臟研究中,白人和黑人的平均月經初潮年齡相似,但黑人更有可能在12歲以下經歷相對較早的月經初潮。同時Bogalusa心臟研究表明,早期月經初潮與成年肥胖呈負相關,且早期月經初潮與成年代謝綜合征相關。
結果:不論是黑人還是白人女性,與月經初潮年齡(≥11歲)相比,早期月經初潮年齡(<11歲)的腰圍身高比顯著更大(P=.01)。
在白人女性中,早期月經初潮年齡(<11歲)的胰島素抵抗指數(HOMA-IR)顯著更高(P=.01),在黑人女性中也呈相似的趨勢,但無顯著性。
在黑人女性中,早期月經初潮年齡(<11歲)的頸動脈IMT顯著更高(P=.02),在白人女性中無顯著差異。
該研究進一步進行了分種族的中介分析。在調整父母教育和年齡后,白人女性中可以觀察到腰圍身高比(Sobel test= -2.26,P = .02)和HOMA-IR(Sobeltest=-1.85,P=.06)對頸內動脈IMT的中介效應。而在黑人女性中觀察到月經初潮年齡對內頸動脈IMT產生直接影響(β=-0.150,P=.01)。
結論:月經初潮年齡與頸內動脈IMT有關聯,且存在人種差異,這有助于增進對頸動脈粥樣硬化發生發展的理解,并可以為相關公共衛生預防政策提供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