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1 10:59:54 by admin
88
隨著研究的深入,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意到新冠病毒對心血管系統的損傷,并由此引發各種心血管癥狀和致命結局。本公眾號曾系統整理了幾篇關于新冠感染累及心血管系統的文章,感興趣的可點擊閱讀:
德國法蘭克福大學附屬醫院心血管影像實驗和轉化中心的研究者們,分析了100名在2020年4-6月期間新冠康復患者的心臟核磁圖像(CMR)。JAMA期刊于2020年7月27日刊發了該實驗結果。本文將對其進行簡要翻譯解讀。
背景:新冠肺炎( COVID-19)在全球范圍內持續引起大規模感染并導致諸多患者死亡。住院患者的病例報告表明COVID-19會明顯影響心血管系統,但總體影響仍然未知。方法:在這項前瞻性觀察隊列研究中,根據法蘭克福大學醫院的住院記錄,納入100名在2020年4-6月期間從COVID-19疾病中康復的患者,COVID-19感染經由上呼吸道逆轉錄-聚合酶鏈反應測定;本研究分析了這些患者的人口學特征,心血管標記物和心血管磁共振(CMR)圖像,此外,還分別與兩個對照組進行了比較:健康志愿者組(n = 50,心血管功能正常,調整了性別和年齡)和匹配風險因素的對照組(n = 57,調整了年齡、性別、高血壓、糖尿病、吸煙、已知冠狀動脈疾病、合并癥等)。實驗組對照組設置細節如下:

由基線特征表可知:新冠患者組和健康組相比,年齡性別分布沒有差異;新冠患者組和匹配組相比,年齡、性別、以及高血壓等心血管病高危因素分布沒有差異。值得注意的是,對照組設置的目的是在歸因心肌損傷于新冠感染的過程中,排除混雜因素的影響,然而由于新冠感染→心肌損傷的致病機制未知,調整高危因素可能會產生選擇性偏倚,從而對新冠感染&心肌損傷的關系做出錯誤解讀
結果:在這100名新冠肺炎康復患者中,男性占53%,中位年齡為49歲(四分位間距IQR:45-53),COVID-19診斷與CMR之間的中位時間間隔為71天(IQR:64-92);治療過程中,67名患者居家恢復,33名患者住院治療。在進行CMR時,71例患者檢出了3pg/ml高敏感性肌鈣蛋白T(hsTnT),5例患者顯著提高為13.9pg/ml,與健康組和匹配組相比,新冠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數較低,左心室容積較高,左心室容積較高。共78例患者發現有CMR異常,其中包括心肌T1增高(n=73),心肌T2增高(n=60),心肌釓延遲強化(n = 32)和心包增強(n = 22),居家恢復患者與住院治療患者相比,心臟T1存在顯著差異(1122ms vs 1143ms; P = .02)。

健康組,匹配組,新冠患者居家康復組,新冠患者住院治療組的心肌T1和 T2的散點分布圖
高敏肌鈣蛋白T與心肌T1(r = 0.35; P
<.001)和T2(r = 0.22; P =
.03)顯著相關。心肌T1和T2可用于檢測COVID-19相關的心肌損傷。心內膜活檢顯示CMR嚴重異常的新冠患者具有活躍的淋巴細胞性炎癥(如下圖)。

一名心臟磁共振成像嚴重異常的新冠患者的·心臟組織學和影像學特征
結論:針對這些從COVID-19感染中恢復的德國患者,CMR結果顯示78例患者在COID-19感染期間累及心血管系統(78%),60%的患者有持續的心肌炎癥,這些發現表明有必要對COVID-19的長期心血管后果進行研究。局限性:本研究人群未涉及18歲及18歲以下的年輕患者,也不能代表在急性COVID-19感染期間或完全無COVID-19癥狀的患者。本研究中使用的成像序列已經過驗證、標準化和鎖定,可以在多中心機構使用,使用其他成像協議,序列參數或后處理方法可能會產生不同的結果。
— THE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