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2 09:01:34 by admin 43
MRI-PlaqueView可定性定量分析斑塊成分,重復測量數(shù)據(jù)可用于評估斑塊進展情況,因此在藥物干預實驗中,顯示出巨大的應用價值。近日,來自North Florida/South Georgia Veterans Health System, Gainesville, FL, USA的Ashutosh M. Shukla團隊發(fā)表了一份藥物干預隨機對照實驗protocol,其中MRI-PlaqueView在此研究中主要用于隨訪過程中評估斑塊成分的動態(tài)變化,從而作為評價藥物療效的指標之一,現(xiàn)簡要翻譯如下,以饗讀者:
背景:慢性腎臟病(CKD)患者常伴隨動脈粥樣硬化、炎癥和血管僵化,這些是心血管疾病(CVD)高危因素。在CKD患者中,針對CVD的傳統(tǒng)治療策略主要是針對動脈粥樣硬化。近期多項研究以及流行病學證據(jù)表明,低劑量的羥氯喹能改善炎癥、內(nèi)皮功能、胰島素敏感性和代謝綜合征等。最近的動物實驗也表明羥氯喹對降低動脈粥樣硬化和血管僵化風險有明顯的保護作用。所以,羥氯喹有可能為CKD患者提供顯著的心血管益處。因此,North Florida/South Georgia Veterans Health System的研究者基于腎臟病患者進行了一項血管疾病管理研究(NCT 03636152),旨在評估長期服用羥氯喹對CKD患者人群心血管疾病參數(shù)的影響。
小劑量羥氯喹藥物干預實驗clinicaltrials注冊截圖
方法:該研究是一項2B期、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試驗,評估低劑量羥氯喹(200-400mg/日)治療對CKD患者動脈硬化、炎癥和血管僵化參數(shù)的影響。該研究計劃招募100名經(jīng)腎小球濾過率和白蛋白尿檢測具有高CVD風險的CKD患者,并將他們按照1:1隨機分配到羥氯喹組或安慰劑組進行治療18個月(如下圖)。
結(jié)論:此研究的主要評估指標是頸動脈斑塊總體積(TPV)的變化,由3.0 T MRI掃描儀在第0、9、18個月進行頸動脈磁共振成像,并使用半自動化圖像分析工具MRI-PlaqueView來精確估計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大小和斑塊類型(基于斑塊成分);次要評估指標是血漿炎癥標志物(hsCRP)、血管僵硬度(APWV)的改變,分別在第0、6、9、12、18個月進行檢測。本研究將運用Wilcoxon統(tǒng)計學檢驗對得到的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
文章對MRI-PlaqueView的描述
總結(jié):該試驗的結(jié)果將為羥氯喹在CKD中的CVD治療提供適用性證明。如果此試驗證明羥氯喹對頸動脈斑塊體積的進展有顯著的益處,將有助于未來開發(fā)大型的III期隨機對照試驗,以為CKD患者提供新穎的、廉效的心血管治療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