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6 09:40:45 by admin 73
背景: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是導致心肌梗塞和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對于40-75歲的個體,升高的LDL-C是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干預靶點。然而,LDL-C與70歲以上患者的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之間的關系是有爭議的,比如有研究表明,在70歲以上人群中,兩者之間幾乎沒有關聯。此外,關于降低LDL-C療法的隨機對照試驗很少明確納入70歲以上的患者,因此,指南通常不建議在75歲以上的人群中使用他汀類藥物進行血脂管理。隨著人口老齡化,世界范圍內70歲以上人群的比例快速增長,伴隨而來的是巨大的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負擔,因此,很有必要明確控制升高的LDL-C能否延緩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在70-100歲人群中的發展。
本研究目的是在當代70至100歲的人群中,驗證LDL-C與心肌梗塞和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的關系
方法:本研究的數據來自參與哥本哈根普通人群研究(CGPS),該研究覆蓋哥本哈根的所有地區,通過丹麥民事登記系統隨機選擇參與者,是一項反映丹麥20至100歲普通人群的大規模隊列研究。
在基線處,通過問卷調查,體格檢查和非空腹血清樣本分析,獲取基線處信息,如年齡,血清LDL-C水平和其他協變量等;納入在基線時沒有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或糖尿病,也沒有服用他汀類藥物的參與者,跟蹤隨訪,終點事件為心肌梗塞和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基于比例風險模型(cox-proportional hazard model)計算不同年齡段人群中不同血清LDL-C水平下,心肌梗塞和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危險比(HRs);此外還計算了不同年齡組心肌梗塞和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事件的發生率。
結果:從2003年11月25日到2015年2月17日,共有91131個人參加了CGPS。在平均隨訪7·7(SD 3·2)年(至2018年12月7日)中,有1515例患者首次患心肌梗塞,3389例首患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圖1. 血清LDL-C每升高1·0 mmol /L,心肌梗塞和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在不同年齡組的發病風險(hazard ration)
LDL-C每升高1·0 mmol /L,發生心肌梗塞的風險在整個人群中都會增加(HR1?34,95%CI1?27-1?41),并且在所有年齡段均增加(圖1)。
LDL-C每升高1·0 mmol /L,發生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在整個人群中也會增加(HR 1?16,95%CI 1?12–1?21),并且在所有年齡段均增加(圖1)。
圖2:血清LDL-C(<3·0 mmol / L VS ≥5·0 mmol / L)與心肌梗塞和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在不同年齡組的關系
與在3·0 mmol / L及以下的LDL-C水平相比, LDL-C為5·0 mmol / L或更高時(即可能的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80-100歲(HR 2·99,95% CI 1·71–5·23)和70–79歲人群(1·82、1·20-2·77)心肌梗塞的風險增加(圖2)。
依據基線處LDL-C水平和年齡分組,心肌梗塞和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的發生率(每千人年)
隨著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升高和年齡增加,心肌梗死和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增加(圖3), LDL-C≥5·0 mmol / L且年齡在80–100歲組,發生心肌梗死(每1000人年發生13·2次事件)和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7·1次事件)的事件發生率最高。
解讀:在一級預防隊列中,LDL膽固醇升高,70–100歲人群發生心肌梗塞和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絕對風險最高,我們的數據對于旨在減輕70-100歲人群的心肌梗塞和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負擔的預防策略非常重要。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