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5 14:57:39 by admin 70
荷蘭的一組研究團隊對比分析了3-T和7-T MRI在識別顱內血管壁病變的差異性,關鍵發現有:
7-T MRI顱內血管壁可見度相等或顯著更好(與3-T相比)
7-T MRI能發現大多數腦動脈血管壁病變
許多顱內血管壁病變表現出造影后增強
7-T和3-T MRI在識別顱內血管壁病變方面,差異性很大
7-TMRI最有可能識別全部顱內動脈粥樣硬化的病變負擔
目的:比較3-T和7-TMRI在顱內動脈血管壁和血管壁病變成像方面的差異。
方法:從2013年11月到12月2014年, 21位(年齡> 50歲)無腦血管或缺血性心臟病史或禁忌癥的志愿者納入研究,分別進行3-T和7-T MRI顱內血管壁掃描,并都在對比劑前后成像,兩位評價者對圖像質量、血管壁病變的存在和特征進行評估,如果在血管壁病變方面存在分歧,由第三評價者進一步評估,以達成共識。
評估范圍:評估的血管段包括:大腦前動脈(ACA;A1和A2段); 前交通動脈(ACoA); 大腦中動脈(MCA;M1,M2和M3段);頸內動脈(ICA;顱內遠端節段;顱內分叉);后交通動脈(PCoA); 大腦后動脈(PCA;P1段,P1-P2分叉和P2段);基底動脈(BA;近端半段,遠端半段和P1段分叉);椎動脈(VA;近端和遠端半段)。
圖像質量評估:用三個質性等級量表評估偽影(0 =有偽影,影響評估;1 =中度偽影,但圖像可評估;2 =沒有偽影),動脈血管壁的整體可見性(0 =較差;1 =中等;2 =良好),和所有獨立動脈的血管壁可見性(0 =FOV外; 1 =不可見; 2 =差;3 =中等;4 =好)
血管壁病變評估:血管壁病變定義為與健康的對側或鄰近的血管壁相比,血管壁彌漫性增厚或有明顯病灶。關于對比增強效果的評估,應用MeVisLab處理血管壁圖像, 配準對比劑前后的圖像,所得減影圖像與對比前后血管壁圖像一起用于對比增強評估。此外,也對特定病變特征(構型和增厚模式)進行了評估。
3-T和7-T掃描參數
統計學方法:使用非參數Wilcoxon符秩檢驗3-T和7-T時圖像質量等級之間的差異,使用Dice’s similarity coefficient(DSC)檢驗評價人之間關于病變數量和位置的評估一致性,計算Cohen’s kappa值檢驗評價者關于對比增強評估的一致性,p值<0.05為被認為具有統計意義。
結果:與3-T相比,7-T MRI 圖像血管壁能見度相等或明顯更好。7-T更好的血管壁可視化能力在近端腦前循環近端和大腦后動脈處表現最為突出。在研究的老年無癥狀人群中,3-T MRI鑒定出48個血管壁病變,其中7個顯示增強, 7-T MRI 發現了79個病變,其中29個顯示增強。7-T識別出的所有病變,近一半在3-T上無法識別。
3-T和7-T圖像識別出的病變數量、位置和增強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