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5 14:49:44 by admin 69
約90%的深靜脈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形成于下肢及盆腔靜脈,下肢深靜脈血栓栓子脫落可引起80%-90%的肺栓塞發生。
血栓脫落引起肺栓塞機制, 圖片來源:Centre For Clinical Haematology website
目前,臨床上 超聲檢查應用最為廣泛,且DSA仍然是診斷 DVT的金標準,該檢查能夠準確判斷血栓存在與否及其分布范圍。2017年中國血管外科雜志發布了第三版深靜脈血栓形成的診斷和治療指南,指南中推薦的DVT診斷流程如下:
深靜脈血栓的診斷流程
根據病程,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可分為急性血栓和慢性血栓,新鮮血栓可行藥物溶栓治療或機械除栓治療,陳舊性血栓則以抗凝治療為主,因此診斷深靜脈血栓分期對臨床治療意義重大。然而無論是DSA 還是超聲,均難以準確判斷急性期和慢性期血栓,影響治療方案的選擇。
MRI具有良好軟組織對比度、多參數掃描以及無任何輻射傷害等優勢,已被廣泛應用于識別復雜的動脈斑塊成分,包括斑塊內血栓形成,此外也正越來越多地應用于深靜脈血栓臨床檢查。C.E.A.DRONKERS等(萊頓大學)甚至認為磁共振直接血栓成像(MRDTI)是深靜脈血栓成像的未來發展方向(如下圖)。
應用于深靜脈血栓的磁共振檢查方法較多:
TOF-MRV(time of flight venography)技術,可分2D TOF和3D TOF法,3D TOF對慢速血流不敏感,不適于下肢靜脈系統的顯示,2D TOF是目前最常用的磁共振靜脈造影方法。
相位對比MRV(phase contrast MRV,PC- MRV),可用于較慢血流、 復雜血流的成像,但成像時間長,易產生偽影,參數選擇靈活性大,容易成像失敗。
增強MRV( contrast enhanced MRV,CE-MRV),具有成像快、影像清晰的優點,但需要注射對比劑,增加了并發癥的風險。
深靜脈血栓形成磁共振直接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direct thrombus imaging,MRDTI)是一種T1加權梯度回波成像技術,其基本原理為:血栓形成后將經歷一系列的變化,紅細胞內含氧血紅蛋白逐漸轉變成去氧血紅蛋白,而后又轉化為高鐵血紅蛋白,高鐵血紅蛋白在T1-WI上表現為高信號,利用急性后期和亞急性血栓中含有大量高鐵血紅蛋白特有的順磁性來對血栓進行直接成像,進而鑒別深靜脈血栓分期。該技術已在多項前瞻性研究中進行了測試,很多學者認為,在疑似深靜脈血栓復發的情況下,MRDTI可能會被用作單一且結論性的診斷測試。
2020年4月16號,萊頓大學的研究團隊在Blood期刊發布了一項研究,旨在探索磁共振直接血栓成像(MRDTI)在診斷管理復發性同側深靜脈血栓(DVT)方面的價值。
Theia研究是一項前瞻性的國際多中心診斷管理研究,招募臨床疑診急性復發性同側DVT的患者305例,患者被納入研究后24小時內予以MRDTI檢查(掃描方案如下圖),并根據MRDTI檢查結果進行管理:MRDTI檢查結果為陰性時,則不做處理,或維持其原本的治療方案不變;MRDTI檢查結果為陽性時,則開始給予相應的抗凝治療。終點事件為MRDTI檢查DVT呈陰性后3個月內的靜脈血栓栓塞(VTE)發生率。
119位患者經MRDTI檢查,DVT和血栓性靜脈炎均為陰性,隨訪期間未使用任何抗凝藥物,其中有2位患者在檢查后3個月內發生靜脈血栓栓塞,兩例均不致命。MRDTI檢查DVT呈陰性的患者,其靜脈血栓栓塞的復發率低至1.1%(95%CI 0.13-3.8%),此數據支持MRDTI可作為一種行之有效的深靜脈血栓診斷方案。